
电网濒临崩溃,科威特紧急叫停比特币挖矿
2025年5月,科威特政府宣布全面禁止比特币挖矿活动,成为继中国、伊朗之后又一个对加密货币开采采取强硬措施的国家。这一决定源于该国电网系统已达临界点,夏季用电高峰期间频繁出现区域性断电,迫使政府必须在民生用电与高耗能挖矿之间做出抉择16。
科威特的电力基础设施长期依赖化石燃料,可再生能源占比不足10%,而比特币矿场每年消耗的电力相当于全国居民用电的15%2。随着全球算力竞争加剧,大量矿工涌入电价低廉的中东地区,进一步加剧了科威特的能源供需矛盾3。
禁令背后的三大动因
1. 电网老化与夏季用电高峰的双重压力
科威特电网系统设计容量已无法满足需求,尤其在气温突破50℃的夏季,空调负荷激增导致电网频繁过载。比特币矿场的24小时高强度用电成为压垮电网的“最后一根稻草”6。
2. 经济优先级:石油与民生优先
作为OPEC核心成员国,科威特将电力资源优先分配给石油开采和居民生活。政府数据显示,2024年因电力短缺导致的工业停产损失已达12亿美元,而比特币挖矿的税收贡献仅为0.3%34。
3. 国际舆论压力

纽约时报等媒体多次批评比特币挖矿的碳足迹,科威特此举也被视为应对全球减排承诺的举措之一。但批评者指出,该国石油工业的碳排放是比特币挖矿的30倍以上5。
矿工迁徙与行业影响
禁令发布后,科威特境内约2.3万台矿机开始向哈萨克斯坦、俄罗斯等电力过剩地区转移。部分矿工尝试与政府谈判,提出“错峰挖矿”方案(仅在夜间电网低负荷时段运行),但遭明确拒绝4。
行业分析师认为,这一事件可能引发连锁反应:
中东其他国家或跟进:沙特、阿联酋正评估类似政策1;
清洁能源挖矿受关注:部分矿企转向风电、光伏供电模式,以规避政策风险2;
比特币算力短期波动:全网算力预计下降3%-5%,但难改长期上涨趋势6。
未来展望:能源革命还是资源战争?
科威特的案例揭示了加密货币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根本矛盾:在能源转型完成前,比特币挖矿将继续面临政策围剿。正如德克萨斯州的经验所示,只有将矿场整合为“电网调节器”(通过消纳过剩电力获利),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12。
随着AI、量子计算等新技术同样依赖巨额电力,全球能源分配冲突或将愈演愈烈。科威特的今天,可能是更多国家的明天
